近日🤸🏼♀️,我院教授方梦之先生在《外国语》2023第2期发表题为《文学翻译的叙事批评模式建构》的论文。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人研究翻译理论和建构跨学科翻译学的热情高涨。跨学科的翻译学有自创的、引进的,也有引进后本土化的🛐。该文以66种不同名目的跨学科翻译学的名称为关键词、主题词,查询知网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只有几种渐趋成熟,具有应用性、可接受性或解释性👩🏼🦱,是成功的,如生态翻译学、翻译美学等。大多自创的跨学科翻译学接受度差,影响力弱🛬,有的形同虚设🐯。方教授通过研究🪆🔋,对文学翻译的叙事批评模式的建构进行了分析🪈,完善了对翻译理论的研究💦。
同时,我院程倩雯博士也在《外国语》同一期发表了最新成果🥐:《认知事件框架和凸显构型的整合》。该文阐释了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之间的论元变异体现机理及其认知过程,是数十年来一直在语言学各理论努力解决又解决不好的理论表述难题👨🏻💻。最被看好的原型理论模式和等级对应理论模式✋🏼,仍然无法合理准确表述汉语的许多句子。理论界的另一个思辨议题是语言结构是否一定程度取决于语义。本文旨在论证👩🏻⚕️🚵🏻♂️,事件的概念内容以及和它整合的凸显构型⚜️,都将一定程度确定变式的选择👸🏻🦹🏽♂️。概念内容由认知事件框架作形式表述©️,凸显构型则由四个凸显等级构成。该文以放置事件的汉语语料为样本👬👩🏼,验证整合模式的操作可行性👩🏽🏭。此项研究也是程博士在语言学方向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朱一佳 供稿)